在AMR(自主移动机器人)领域,底盘是整台机器的“灵魂”与“核心”。一台机器人性能是否稳定、导航是否精准、运行是否顺畅,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底盘的技术实力。作为国内AMR底盘的代表品牌之一,锐曼机器人底盘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与工程实践,在性能、稳定性、成本控制和行业适配性等方面都展现出强劲竞争力。
一、自主研发核心算法,打破国外垄断
锐曼自研的激光导航系统与视觉避障算法,可实现±10mm级导航精度与360°动态避障能力,即使在反光、遮挡、灰尘环境中也能稳定运行。系统可支持激光SLAM、二维码混合定位、UWB融合定位等多模式切换,无需铺设磁条或反光板,即可实现“开箱即用”的智能导航。
相较传统AGV底盘依赖外部导航模块的方式,锐曼底盘可节省约30%的系统集成成本,同时提升整体部署灵活性与场景适配率。
二、高可靠性工业级设计,稳定运行超2万小时
锐曼机器人底盘采用车规级无刷驱动电机与高精度编码器反馈系统,配合双冗余电控架构与CAN总线通讯机制,确保在连续运行、震动、温差变化等工业环境下依然保持精准控制。
实测数据显示,锐曼底盘在客户现场连续运行超过20,000小时仍保持平稳,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(MTBF)达1800小时以上,在电子厂、注塑厂、汽车零部件仓储等高强度场景中表现出优异的可靠性。
三、平台化架构,兼容性强,适配多场景
锐曼底盘基于模块化平台架构设计,具备统一的通信协议与电气接口,可快速与不同上层机构对接——包括顶升机构、滚筒输送模块、背负货架、牵引挂钩等。目前锐曼底盘已成为众多AMR整机厂与系统集成商的首选平台,年出货量超过6000台,并出口至东南亚、欧洲、南美等地,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外贸工厂、无人叉车外贸工厂、自动化集成项目中。这种高度兼容的设计,让锐曼底盘不仅服务自有品牌产品,也成为整个行业的通用核心模块。
四、自建智能制造中心,规模化生产控制成本
锐曼自建AMR底盘智能制造基地,配备自动装配线与电控测试中心,从钣金、焊接、装配到出厂调试,全流程可控。通过批量化生产与标准化测试流程,锐曼实现了单台底盘生产成本降低约20%的目标。每一台底盘出厂前都经过72小时动态老化测试、坡道工况测试、EMC抗干扰检测,确保在复杂工厂环境中稳定可靠运行。
五、行业验证与生态合作
锐曼底盘已在3C电子、家电制造、注塑成型、汽车零部件、医药仓储等行业批量落地,累计装机量超过15,000台,合作客户涵盖国内外头部自动化厂商与系统集成商。凭借成熟的API接口与SDK开发包,锐曼底盘可无缝接入客户自有调度系统,支持二次开发与定制扩展,为合作伙伴提供灵活、稳定、可规模复制的AMR核心平台。
六、锐曼底盘的竞争力,本质是体系化能力
锐曼的优势并非某一项单点技术,而是算法、硬件、制造、服务的全栈闭环:
自研导航系统 → 降低技术成本
平台化架构 → 提高兼容性与复用率
自建制造 → 控制成本与品质一致性
行业验证 → 提升稳定性与信任度
这让锐曼底盘在面对激烈的AMR市场竞争时,既能保持高性能,又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与更快的交付周期。

版权所有:深圳市锐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:粤ICP备15031246号-1 技术支持:厦门立建强